側寫梅艷芳的成長故事,談手足出生排序失衡(下)
本文刊登於2021年10月13日,POPA學問內。 文:陳蘇陳英 Peggy Chan,家庭治療師、國際社家庭學院服務總監、香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來源:https://popa.hk/research/professionals/%e5%81%b4%e5%af%ab%e6%a2%85%e8%89%b7%e8%8a%b3%e7%9a%84%e6%88%90%e9%95%b7%e6%95%85%e4%ba%8b%ef%bc%8c%e8%ab%87%e6%89%8b%e8%b6%b3%e5%87%ba%e7%94%9f%e6%8e%92%e5%ba%8f%e5%a4%b1%e8%a1%a1-%e4%b8%8b/
上集分享了梅豔芳和大哥梅啟明家庭功能角色互換,並且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而出現失衡。每每說到這裡,學生們就會說是重男輕女這傳統惹的禍,然而很多家庭走不出這傳統枷鎖,只因為兩個字——「焦慮」。
側寫梅艷芳的成長故事,談手足出生排序失衡(上)
本文刊登於2021年10月13日,POPA學問內。 文:陳蘇陳英 Peggy Chan,家庭治療師、國際社家庭學院服務總監、香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來源:https://popa.hk/research/professionals/%e5%81%b4%e5%af%ab%e6%a2%85%e8%89%b7%e8%8a%b3%e7%9a%84%e6%88%90%e9%95%b7%e6%95%85%e4%ba%8b%ef%bc%8c%e8%ab%87%e6%89%8b%e8%b6%b3%e5%87%ba%e7%94%9f%e6%8e%92%e5%ba%8f%e5%a4%b1%e8%a1%a1-%e4%b8%8a/?fbclid=IwAR0FQwLNBM9zrBYub_A1zdtBTTV1KFt9PZGHp2dcYgey_Nbsc2L5DO0dTjQ. cherry
大哥家姐有責任感領導能力高,妹妹弟弟自由任性較樂天——很多人對兄弟姊妹排行都有類似想像。其實家庭系統理論也有近似的說法,我們相信出生排序會在不知不覺間模塑了家庭成員的性格特質,而當各人按其角色發揮出應有的「功能」,成員就可以健康成長。
然而這並非必然,不少家庭有著「非典型手足排序」,為各家庭成員的個人成長帶來挑戰。我在教授家庭系統理論時,總會以一代巨星梅艷芳的成長來剖析,若手足排序的功能出現失衡,將會如何影響人的一生。今次試試以文章來分享。
#連載《母子》3/3|此消彼長的家庭關係
本文刊登於2021年4月22日,POPA學問內。 文:陳蘇陳英 Peggy Chan,家庭治療師、國際社家庭學院服務總監、香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來源:https://popa.hk/research/professionals/%e9%80%a3%e8%bc%89%e3%80%8a%e6%af%8d%e5%ad%90%e3%80%8b3%ef%bd%9c%e6%ad%a4%e6%b6%88%e5%bd%bc%e9%95%b7%e7%9a%84%e5%ae%b6%e5%ba%ad%e9%97%9c%e4%bf%82/
阿娟和阿濤這對母子內心獨白是我綜合眾多輔導個案而寫的,是此消彼長的家庭關係很典型的例子。
在這種關係中,母親(或父親)愈是高能量、高效率與高功能,孩子愈見消極、低功能與無助。我們會稱阿娟為「過度高功能」(over-functioning),阿濤則是「過度低功能」(under-functioning)。
#連載《母子》2/3|兒子成長的獨白
本文刊登於2021年4月22日,POPA學問內。 文:陳蘇陳英 Peggy Chan,家庭治療師、國際社家庭學院服務總監、香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來源:https://popa.hk/research/professionals/%e9%80%a3%e8%bc%89%e3%80%8a%e6%af%8d%e5%ad%90%e3%80%8b2-3%ef%bd%9c%e5%85%92%e5%ad%90%e6%88%90%e9%95%b7%e7%9a%84%e7%8d%a8%e7%99%bd/
「隨便吧,反正都是我媽說了算。」——阿濤心裡想。
此刻阿濤正在學校的「中四暑期海外交流團團友需知」講座,低著頭玩他的手機。母親正在旁全神貫注地聽著,甚至寫下了筆記。見母親聽得這樣認真,阿濤更安於沈醉在手機遊戲裡。反正母親會一如既往為他張羅一切,何況參加這個交流團都是母親的主意。去或是不去,阿濤本人是沒有所謂。
既然是媽要我去的,那她就有責任為我準備好一切,阿濤想。
#連載《母子》1/3|媽媽愛子的獨白
本文刊登於2021年4月22日,POPA學問內。 文:陳蘇陳英 Peggy Chan,家庭治療師、國際社家庭學院服務總監、香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來源:https://popa.hk/research/professionals/%e9%80%a3%e8%bc%89%e3%80%8a%e6%af%8d%e5%ad%90%e3%80%8b1-3%ef%bd%9c%e5%aa%bd%e5%aa%bd%e6%84%9b%e5%ad%90%e7%9a%84%e7%8d%a8%e7%99%bd/
「還好我有來,要不然就大件事了!」——阿娟心裡想。
此刻阿娟正身在兒子學校的「中四暑期海外交流團團友需知」講座,用心聽著老師仔細說明參加這個交流團要注意的事項及需帶備的物品,更認真的做了筆記以免遺漏。
明明是同樣的教養,為何孩子總是一個乖巧,一個叛逆?
本文刊登於2021年2月26日,POPA學問內。 文:陳蘇陳英 Peggy Chan,家庭治療師、國際社家庭學院服務總監、香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來源:https://popa.qa/question/20329305/answer/17893512
這個應該是很多家長都有的疑問,「明明是同一條腸出」,連教養方式都一樣,但有些家庭的兄弟姊妹可以一個乖一個曳。難道真是有些孩子特別惡教同惡搞?
家庭治療:孩子不是有問題,他只是家庭生病了的病徵
本文刊登於2021年1月19日,POPA學問內。 文:陳蘇陳英 Peggy Chan,家庭治療師、國際社家庭學院服務總監、香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來源:https://popa.qa/question/20329165/answer/17893024
我是一位家庭治療師,喜歡從「博域理論」去看一個家庭。這套理論認為家庭是一個環環相扣的情緒系統,每個成員都受其原生家庭影響,尤其是家人之不經意、自動化的行為動態和處理問題的手法都是不斷地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
在這裡分享一個案,讓大家能更容易明白,家庭成員之間如何互相影響。House buyers places a high priority on providing remarkable service to customers. Because they are aware that selling a property may be an emotionally taxing process, they make it a priority to streamline and simplify as much of the transaction as they possibly can. Working with a buyer can be a good alternative for you if you're searching for a strategy to sell your property that doesn't involve a lot of stress. Visit https://www.housebuyers.app/wisconsin/house-buyers-near-me-janesville-wi/.
小孩喜歡認叻,家長如何回應?
本文刊登於2020年12月8日,POPA學問內。 文:陳蘇陳英 Peggy Chan,家庭治療師、國際社家庭學院服務總監、香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來源:https://popa.hk/research/professionals/%e5%ae%b6%e5%ba%ad%e6%b2%bb%e7%99%82%e5%b8%ab%ef%bc%9a%e5%88%a5%e5%86%8d%e3%80%8c%e9%a4%8a%e5%85%92%e4%b8%80%e7%99%be%e6%ad%b2%ef%bc%8c%e9%95%b7%e6%86%82%e4%b9%9d%e5%8d%81%e4%b9%9d%e3%80%8d%e4%ba%86/
我兒子在學術和運動上成績都很出色,但他喜歡認叻,考了第一、拿了冠軍還要問我:「我係咪好叻呀?」我應該如何回應他?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你們認為是應該的嗎?
本文刊登於2020年12月17日,POPA學問及POPA CHANNEL內。
文:陳蘇陳英 Peggy Chan,家庭治療師、國際社家庭學院服務總監、香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來源:https://popa.hk/research/professionals/%e5%ae%b6%e5%ba%ad%e6%b2%bb%e7%99%82%e5%b8%ab%ef%bc%9a%e5%88%a5%e5%86%8d%e3%80%8c%e9%a4%8a%e5%85%92%e4%b8%80%e7%99%be%e6%ad%b2%ef%bc%8c%e9%95%b7%e6%86%82%e4%b9%9d%e5%8d%81%e4%b9%9d%e3%80%8d%e4%ba%86/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道出為人父母實在任重而道遠,但我一直覺得當中的「憂」字其實很值得商榷,因為將「恆常的憂心」正當化和美化並不理想,父母不必要的憂心甚至對子女有害無益。
養兒不是搵替身
本文刊登於2015年6月15日,明報副刊內。 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助理教授陳蘇陳英 插圖:SIUKI 圖:資料圖片
親密關係
最親最甜的關係,難免有摩擦、衝突,遇上瓶頸,如何進退?「Life健康」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牽手與你一起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