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母子》3/3|此消彼長的家庭關係
本文刊登於2021年4月22日,POPA學問內。 文:陳蘇陳英 Peggy Chan,家庭治療師、國際社家庭學院服務總監、香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來源:https://popa.hk/research/professionals/%e9%80%a3%e8%bc%89%e3%80%8a%e6%af%8d%e5%ad%90%e3%80%8b3%ef%bd%9c%e6%ad%a4%e6%b6%88%e5%bd%bc%e9%95%b7%e7%9a%84%e5%ae%b6%e5%ba%ad%e9%97%9c%e4%bf%82/
阿娟和阿濤這對母子內心獨白是我綜合眾多輔導個案而寫的,是此消彼長的家庭關係很典型的例子。
在這種關係中,母親(或父親)愈是高能量、高效率與高功能,孩子愈見消極、低功能與無助。我們會稱阿娟為「過度高功能」(over-functioning),阿濤則是「過度低功能」(under-functioning)。
阿娟對兒子有既定的想像,覺得他應該達到某些指標,當兒子本人不重視亦不想達到那些指標,她情願替他完成,也要達標。諷刺的是兒子非但不會感激她,更會覺得她自己「攞苦黎辛」,埋怨她迫自己切合她的期望。
阿濤心裡不忿,覺得無力作主,於是事無大小都失去動力,就任由母親替他完成「任務」。而阿娟見他事事提不起勁,只會更想干預和介入。於是一方進,一方退,惡性循環不斷重覆。
讓家庭成員負自己的責任
家庭治療深信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各個角色應負的責任,如果一個人跨越了自己的本份,把其他成員的責任都揹上身,這種付出實際上卻剝奪了其他成員發揮自己,盡自己責任的機會。
以阿濤熨校服的事件為例,阿娟都知道熨好校服、有整潔儀容上學是兒子自己的份內事,才會要求兒子自己熨。只是當阿濤沒有做好本份,穿起皺巴巴的校服就去上學,阿娟卻無法放手,讓他自己去承擔被人側目的後果。久而久之,阿濤不覺得自己應該或有能力去為自己負責,這對他的心靈健康和發展都有很負面的影響。
為何要阿娟放手這樣難?
相信有父母會說:「唔通見住佢行錯都由得佢?阿娟做人阿媽,有責任教好阿濤架嘛」,但阿娟未放下的是責任?還是自己的成長經驗?
其實阿娟小時家境貧困,父母忙著生計,家中各大小事務和弟妹教養的責任都落在身為長女的她身上。艱難的歲月、沉重的生活壓力和對家人的責任感讓她成為勤快和高效率「拯救者」。
她心裡一直覺得自己的「高效能」協助父母和弟妹克服過不少難關,凡事替家人張羅打點大小事這習慣,亦曾經替她贏了不少愛戴和肯定。
另一邊廂,她的弟妹並未有以她為榜樣,做事總是馬馬虎虎,愛理不理,她不明所以,只是熱切希望兒子不會像弟妹那樣。當她看到兒子和弟妹有同樣的態度,阿娟的焦慮便湧上心頭,深深懼怕若不嚴謹地規管他,兒子的情況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過份憂慮,並將可能會發生的後果災難化,讓阿娟不敢放手,唯恐若無她的控制,事情就會變形走樣。
畢竟她肩負起這個進取、醒目、敏捷的「拯救者」角色不知不覺已三、四十年。過往「成功」的經驗使她的「拯救行動」漸漸成為她自動化、本能性的反應,她沈醉自己的能力,而看不到弟妹的無奈和消極扺抗,也意識不到事情正在兒子身上重演。
當焦慮和壓力愈強勁,阿娟會愈不由自主、不經思考地表露出她的自動化反應 ——「拯救」他人,替他人解決問題。
來成為成熟的父母吧
其實,很多父母都知道,如果能在孩子年幼起就適當地讓他承受自己行為的後果,他們就可以慢慢學會甚麼是他們的責任。
然而,這件事對許多父母而言,都是知易行難。就像阿娟那樣。當父母不斷替子女「承包」責任,做子女的拯救者,只會將問題押後了。時間久了,問題只會變得更牢固和更難處埋。
我相信唯有認清原生家庭經歷怎樣影響我們,好好理清自己的性格習慣、情緒和焦慮的由來,透徹明白自己的「自動化反應」,我們才能做到「忍手」或「放手」,給予耐性幫助孩子真正成長,這亦是我們邁向成熟父母的有效方法。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