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購物車內無任何商品

#連載《母子》2/3|兒子成長的獨白

本文刊登於2021年4月22日,POPA學問內。 
文:陳蘇陳英 Peggy Chan,家庭治療師、國際社家庭學院服務總監、香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來源:https://popa.hk/research/professionals/%e9%80%a3%e8%bc%89%e3%80%8a%e6%af%8d%e5%ad%90%e3%80%8b2-3%ef%bd%9c%e5%85%92%e5%ad%90%e6%88%90%e9%95%b7%e7%9a%84%e7%8d%a8%e7%99%bd/

「隨便吧,反正都是我媽說了算。」——阿濤心裡想。

此刻阿濤正在學校的「中四暑期海外交流團團友需知」講座,低著頭玩他的手機。母親正在旁全神貫注地聽著,甚至寫下了筆記。見母親聽得這樣認真,阿濤更安於沈醉在手機遊戲裡。反正母親會一如既往為他張羅一切,何況參加這個交流團都是母親的主意。去或是不去,阿濤本人是沒有所謂。

既然是媽要我去的,那她就有責任為我準備好一切,阿濤想。

從小到大,母親都把阿濤照顧得無微不至。起居飲食、功課測考、課餘興趣班,全部都安排妥當。看著母親事事計劃周詳,做事極有效率,他年幼時總覺得她是超人,人愈大,對著她卻愈有一種無力感。不論任何事情,阿濤只需依照她的計劃去做,就不會出錯。

「書包必須要晚餐前收拾好啊,然後我會幫你檢查一次以免遺漏。」
「做數學功課,用這種算草紙做就最適合。」
「鋼琴不每天練習怎麼行呢。」

母親的方法是世界唯一的標準。

如果阿濤有他自己的意見或主意,母親總會不厭其煩地道出當中的不足之處,然後把阿濤「說服」。在高小的時候,他被電視裡的樂隊鼓手吸引著,曾用玩具和廚具模擬爵士鼓並模仿鼓手的功架,也多番向母親提出希望學習打鼓,母親卻說鋼琴才能登大雅之堂,只要把鋼琴學好便行。

久而久之,阿濤學會了沉默。不論他提出甚麼想法都只是徒然,他也懶得再為自己辯解或爭取。阿濤想,與其用時間精力向母親解釋,不如「慳番啖氣暖下肚」。她要我做的事,我會做,但只會敷衍地做。反正想要做的是她不是我,我做不到或做不完,她也自然會來幫我完成。如完成不了,丟架的都是她不是我。

看著其他同學熱衷地投入在自己的興趣,阿濤心中暗暗羨慕,又覺得有點自卑。說實話,從小到大他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讀書成績在母親的鞭策下還算過得去,鋼琴只是勉強考了幾次試,曾經在小學時期頗喜歡的田徑班也沒有再上了。他也覺得自己懶散了不少,事事都提不起勁。

在班上,他算是最沉默的一群,放學就跑回家把自己關在房裡打機。在這個虛擬及遠離母親的世界,他建立了自信和價值。阿濤隱約知道他不應長此下去,但一想到中五中六又要全情投入沒完沒了的溫習以備戰DSE,他就覺得打機是他最大的避風港……

到底阿娟和阿濤這對母子,何以走到這樣疏離的境地?是當母親的太過呵護備至,還是當兒子的太過依賴父母?且看下回分解~

圖片來源:Pexels

Post a Comment

用戶註冊

重設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