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標
- 學習處理因家庭成員逝世而產生的情緒和焦慮。
- 緞練如何減輕被其他家庭成員的焦慮所影響及將焦慮投射到下一代(漣漪效應)。
- 加強本身的情緒管理和適應能力,以致面對困境亦能處之泰然。
課程內容
第一課 : 博域理論與家庭系統
– 系統性思維
– 死亡怎樣導致「系統失衡」
– 適應新的家庭平衡狀態
第二課: 博域理論與管理焦慮
– 原生家庭和處理焦慮的模式
– 未解決的情緒依附
– 處理情緒依附
第三課: 博域理論與哀傷的漣漪效應
– 「情緒震盪餘波」與情緒切割
– 重新連繫家庭系統
– 重建家庭的價值觀、原則、方向和希望
第四課:博域理論與「自我區分」
– 不同程度的自我區分之家庭
– 增進自我區分、 使能更有效經歷或面對哀傷
– 自我 緞練 – 作自己和家庭更佳的觀察者
課程編號: | GD 08/21 |
日期與時間: | 2021 年 2 月 26, 3 月 5, 12 & 19 日 (星期五) 晚上 6:30 – 9:30 (合共 4 節,12 小時) |
費用: | 港幣 $2,400 (會員: 港幣 $2,280) |
地點: |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30號修頓中心6樓 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 |
對象: | 死亡領域相關的助人行業專業人士 |
導師: | 李恩意女士 – 輔導碩士 |
語言: | 中文 (廣東話) 輔以英語 |
導師
李恩意女士 – 輔導碩士
李恩意女士於2006年在澳洲修讀輔導碩士課程,並首次認識「博域家庭系統理論」。 2010年至今,李女士一直積極參與國際社家庭學院舉辦的各類課程、工作坊和大型會議。她亦為國際社家庭學院之友策劃小組成員,在策劃小組成立之初已協助舉辦「學院之友」活動,並協助舉行博域理論會議等。
李女士為法律學士(榮譽)、英國語言及文學學士、美國文學及文化碩士、和輔導碩士。她專長於婚姻與家庭關係輔導、親職教育、個人輔導與心理治療、和職場輔導。李女士於香港私人執業,她運用「博域理論」作為輔導工作的主要架構,因為只要有一人了解相互作用的影響,就可令整個家庭與工作單位產生重要的改變。
李女士於新加坡、香港、英國和澳洲居住多年,她曾見證此理論在不同文化、不同環境下均能派上用場。她一直熱心傳揚「博域理論」的知識,並藉此促進社會大眾關係與精神上的健康。